种植业

畜牧业

设施园艺

农业机械

农产品与市场

政策法规

资源与生态

健康饮食

易贡油菜菌核病的发生与防治

来源:《西藏农业科技》2008年第三期    作者:王昌红     发布日期:2009-01-14



         
  
油菜菌核病是油菜的重要病害之一,苗期到成熟期都有发生,但以终花期到成熟期发病最重,病菌为害油菜的叶和叶柄、茎杆、花和荚,以茎杆发病最重,易贡乡油菜栽培年代久,连作重茬,种植方式普遍以撒播为主,油菜密度大,雨量多等原因造成的油菜菌核病的发生。


一、油菜菌核病的发病原因


易贡油菜菌核病的发生主要是因为连年栽培连作面积大,使油菜菌核病种子不断累积,田块中菌核种子数量过大造成的,其次是由于田块地势低凹不平,排水不便造成的低凹地带发病重于平整地带。


二、油菜菌核病的症状表现


在菌期发生菌核病,主要是在基杆下部产生红褐色斑点,斑点扩大后转成白色,然后开始腐烂,长出白色絮状菌丝。在成株的叶片上多从油菜下面的老叶、黄叶上开始发生,刚开始时呈暗青色,水渍状,后来扩大成圆形,中心部份呈灰褐色,边缘呈黄色,干燥时病斑破裂中间有个 洞,湿度大的时候,病斑发展迅速,直至整个叶片腐烂掉。在成株的主茎上,大多从中、下部开始发生,刚开始时呈水渍状,黄褐色,以后变成梭形,长条形或者绕茎的大病斑,且有点凹陷,中部呈白色,边缘呈褐色与无病 部位界限分明,在潮湿条件下,病斑扩展迅速,可使发病的茎杆成段变白,并且容易折断,发病的茎杆中可发现许多像老鼠屎一样的黑色菌核。


三、防治的最佳时期


油菜刚开始开花到开花盛期时是防治菌核病的关键时期,当茎杆发病率达1%以上或者是叶子发病率达10%以上的时候,就要开始打药进行防治,一旦油菜长高后,地中无法进人,就很难进行防治了。


四、建议采取的防治措施有:


1)播种前先筛除混杂在种子中的粗大菌核,然后用食盐水或泥水进行选种,除去上浮的秕粒和菌核将下沉的种子用水洗净后播种。


2)去年发病较重的地块,群众在播种时要与其他群众(无菌核病)进行播换种。


3)平整土地,便于排水,尽量不要在低凹地带种植油菜。


4)用宽窄行的方式进行播种,宽行50—60cm,窄行20—30cm,改善通风透光条件,播时可采取机播技术。


5)推迟播种期:据调查,易贡油菜924日播种,易发生菌核病,107日播种,菌核病中度发生,1120日播种,无菌核病,因此,我们建议群众最 好能把播种期推迟到10月下旬进行播种。


6)合理用药防治:防治最佳时期应是油菜主茎杆开花株率达95%—100%对用药效果最好,但这时田间油菜已经封行,人进不去,难以下田喷药防治,所以,我们建议在始花至盛花期进行防治,即茎杆发病率达1%以上或病叶率达10%以上时,开始打药防治,每隔7—15天防治一次。

7)改进收割方式:油菜菌核病有50%—90%集中在茎杆下部5寸以下,在发病区油菜成熟时,要将油菜植株连根拔起,不要让菌核脱落到地里,并且要把发 病植株的叶子,杆子和根部放到地外烧掉。

通过手机扫描上面二维码访问